谷 趣 館 藏 藝 術

乾隆洋彩山水花鳥折沿貢盤

本貢盤為清乾隆時期官窯,盤體採高足形式,器形端莊穩重,內壁繪以山水樓閣,遠山層疊、溪水蜿蜒,筆法細緻、設色柔和,展現了宮廷畫師精湛的構圖功力與審美趣味。外壁則繪有彩繪花鳥圖,牡丹盛放、錦雞展翅,寓意富貴祥和,底款為大清乾隆年製礬紅端正書寫 。釉彩老化程度符合乾隆朝粉彩瓷器"工藝與審美雙重登峰"的風格特徵,見證了乾隆不計成本的造瓷盛世。

天然山水壽山石印章

「山不言而自秀,石無筆而成畫。」此方壽山石,不雕不琢,卻彷若自然筆墨親題。石面左側一縷褐紋,如瀑直下,勢若飛泉;中段煙嵐縹緲,山形層疊;右下處墨點橫斜,恍似古木參天。遠觀如山水長卷,近視則意境無窮。

壽山石素以色潤質細、紋理千變而聞名,此石更屬百年難見之「天然畫石」。無人為刀筆,卻勝工藝雕鏤,印證「巧奪天工」四字非虛。文人觀之,或賞其靜謐之景;藏家擁之,可得山川氣象於方寸之中。此類天然形成的山水紋理,百年難見,是壽山石中極具收藏價值與觀賞性的「畫意石」。其石性穩定、油潤度高,歷久彌新,是收藏與書印藝術的極品選擇。

清早期 青花鴛鴦大碗

碗體胎質潔白,器形寬闊穩重,施釉瑩潤,醬釉口為清早期順治瓷器特徵,修足規整應可判定為順治時期無款官窯。內壁繪一對水鳥戲水,筆法簡潔,卻不失生動神韻,展現清早期青花瓷的發色。鳥羽以細密筆觸層層繪出,富有層次感。外壁繪有同樣風格之三款單隻水鳥,羽翼展開,氣韻靈動。

明 銅胎掐絲琺瑯杯

這是明代銅胎掐絲琺瑯杯,俗稱「景泰藍」,以銅為胎,運用掐絲工藝勾勒紋樣,填彩燒製而成。杯身以漆金為底,點綴紅、綠、藍等彩雲與花卉紋飾,華麗而不失雅致,展現出明代琺瑯工藝的極致工法與審美。這類器物多為宮廷或高階士紳使用,是身份與品味的象徵。  

元 梅子青釉暗刻三多紋盤

元代梅子青釉暗刻三多紋盤,通體施梅子青釉,色澤青潤雅緻,與宋代汝窯相近,呈現柔和溫潤的玉質感。釉面佈滿細密自然的開片紋,具有歲月累積的美感。盤心暗刻石榴、桃、佛手「三多紋」,寓意多福、多壽、多子,紋飾隱約浮現於釉下,低調而不失內涵。底部可見數枚支釘痕,顯示採用匣缽支燒技法,為當時高級瓷器常見工藝。整體造型端莊,器身略厚重,展現元代承襲宋風並發展自我風格的工藝特點。

清 銅鎏金黃財神坐像

工藝精湛,形神兼備,展現了藏傳佛教財神信仰中的莊嚴與威儀。黃財神為藏傳佛教五大財神之一,象徵財富、福報與智慧的圓滿,廣受信眾供奉與敬仰。佛像以銅質為胎體,外施鎏金,光澤溫潤,保存良好,細節繁複華麗。黃財神面容威嚴慈祥,頭戴寶冠,身披瓔珞珠鍊,衣紋飄逸流暢,展現出優雅與力量兼具的神性美感。左手托吐寶鼠,象徵源源不絕的財富;右手施降伏印,象徵能破除障礙、招財納福。此件黃財神佛像不僅具備高度藝術收藏價值,更蘊藏深厚的宗教意涵,為古物愛好者與佛教信眾之理想典藏。 

清 海南黃花梨鬼臉21CM筆海 

此筆海通體以黃花梨木精心製作,木質細膩堅實,呈現出極具觀賞價值的「鬼臉紋」——木紋自然流轉,如鬼魅幻影般變化多端,為黃花梨中的極品特徵之一。高約21公分,整體比例穩重大氣,器形呈外寬內直的桶狀設計,實用與美觀兼具。

黃花梨自古為高級文房用材,尤其在明清文人圈中備受推崇。此件筆海不僅實用於置筆收納,更因木紋靈動、包漿溫潤而具高度收藏與陳設價值,是典型的文人雅器與東方審美的結晶。

清 铜鎏金金剛薩埵坐像 G2041 館藏非賣品

本品比例刻畫精確,工藝精湛,體態優美,具有震撼人心的強大視覺效果,為清代晚期西藏造像本初佛中的精品之作。 金剛薩埵,梵義為金剛勇猛心。為佛教典籍中與普賢菩薩同體異名的聖尊。薩埵者有情之義,勇猛之義,總言勇猛之大士。是佛教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,大日如來為第一,此金剛薩埵菩薩為第二,是佛教密宗極為推崇的聖尊。佛教認為金剛薩埵是一切眾生菩提心的本體,其心性堅固如金剛,故名金剛薩埵。 此尊通體鎏金,臉部泥金彩繪。束髮高髻,垂下的髮束搭於兩肩,上有翻捲如小波浪的發卷,寶珠頂嚴。縐帶結紮扇形於耳際飄揚,面相豐滿端正,五官舒展勻稱,眼瞼略俯視,表情靜穆柔和,略含笑意。耳垂菱形璫,頸部蠶節紋明顯。上身暴露,胸前佩戴花葉項圈和連珠式瓔珞長鏈,左肩斜披聖索,臂釧、手鐲、腳環均具。雙肩帔帛呈身光形飄拂,順手肘而下飄卷於體側。右手持金剛杵,左手握金剛鈴。雙肩寬厚,腰部收束,軀體柔軟飽滿。腰間束帶,下身著貼體長裙,雙腿結全跏趺端坐於蓮座上,蓮座為束腰仰覆蓮花式,上下邊緣各飾一周連珠紋,裝飾豎陰線表現蓮花,蓮花瓣細密排列,瓣尖勾翹,下起疊澀式基台,立牆刻有枝花葉紋。原廠砍削式封底,封板中心鏨刻十字金剛杵紋。 

999,999,999 TWD

清 粉彩蚱蜢鳥食罐(一對) G1007 館藏非賣品

這對《清 粉彩蚱蜢鳥食罐》,小巧玲瓏、趣味橫生,既為清代日常生活中的鳥具器皿,也是一件充滿文人情趣與繪畫工藝的瓷上佳作。器形圓潤飽滿,如瓜似果,頗具自然意趣。兩側以粉彩繪飾藤蔓纏繞、葡萄累累,葉脈清晰、色階豐富,充分展現清代粉彩工藝細緻柔美的筆法。畫中藏有一隻蚱蜢悄然棲息於藤葉之間,與繁盛果實形成趣妙對比,添一絲生動氣息與靜中帶動的意趣。此對器物,不僅體現了粉彩工藝在細部描繪上的極致,也呈現出清代人對生活與自然美感的追求:雅物養心,器物傳情。

999,999,999 TWD

民國 竹根雕劉海戲金蟾 G3028 館藏非賣品

此件竹根雕以劉海戲金蟾為題材,採用質地堅韌的竹根手工雕刻而成。雕刻者巧妙運用竹根自然紋理,刻畫出劉海童子歡愉笑容與靈動神態,懷中金蟾生動可愛,象徵招財納福之意。 整體雕工細膩流暢,富有層次感與立體感,不僅展現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吉祥寓意,更體現出匠人對竹根雕刻工藝的深厚功力,極具收藏與擺設價值。

999,999,999 TWD

清 海南黃花梨鬼臉21CM筆海 G3029 館藏非賣品

長寬21CM  高19.5CM 此筆海通體以 黃花梨木 精心製作,木質細膩堅實,呈現出極具觀賞價值的「 鬼臉紋 」——木紋自然流轉,如鬼魅幻影般變化多端,為黃花梨中的極品特徵之一。高約21公分,整體比例穩重大氣,器形呈外寬內直的桶狀設計,實用與美觀兼具。 黃花梨自古為高級文房用材,尤其在明清文人圈中備受推崇。此件筆海不僅實用於置筆收納,更因木紋靈動、包漿溫潤而具高度收藏與陳設價值,是典型的文人雅器與東方審美的結晶。

999,999,999 TWD

早期 非洲夫妻木雕 G7017 館藏非賣品

此對非洲夫妻木雕胸像,以硬木手工雕刻而成,造型莊嚴、神情傳神,體現出非洲傳統雕刻藝術的深厚功力。男女頭飾、耳環與項鍊均以細緻嵌珠裝飾,呈現部族文化中對身分與儀式的重視,展現出尊嚴與靈性並存的氣息。 此對木雕不僅體現非洲藝術的原始力量,更難得的是雕工細膩、比例協調,極為罕見,具高度藝術價值與文化意涵,極適合收藏或作為空間中的異域焦點之作。

999,999,999 TWD

明 銅胎掐絲琺瑯杯G2002 館藏非賣品

這是 明代銅胎掐絲琺瑯杯 ,俗稱「景泰藍」,以銅為胎,運用掐絲工藝勾勒紋樣,填彩燒製而成。杯身以漆金為底,點綴紅、綠、藍等彩雲與花卉紋飾,華麗而不失雅致,展現出明代琺瑯工藝的極致工法與審美。這類器物多為宮廷或高階士紳使用,是身份與品味的象徵。 

999,999,999 TWD

乾隆 洋彩山水花鳥折沿貢盤G1001館藏非賣品

谷趣藝術館藏非賣品。 本貢盤為清乾隆時期官窯,盤體採高足形式,器形端莊穩重,內壁繪以山水樓閣,遠山層疊、溪水蜿蜒,筆法細緻、設色柔和,展現了宮廷畫師精湛的構圖功力與審美趣味。外壁則繪有彩繪花鳥圖,牡丹盛放、錦雞展翅,寓意富貴祥和。釉彩老化程度符合乾隆朝粉彩瓷器"工藝與審美雙重登峰"的風格特徵。底款為大清乾隆年製礬紅端正書寫。

999,999,999 TWD

元 梅子青釉暗刻三多紋盤G1003館藏非賣品

元代梅子青釉暗刻三多紋盤,通體施梅子青釉,色澤青潤雅緻,與宋代汝窯相近,呈現柔和溫潤的玉質感。釉面佈滿細密自然的開片紋,具有歲月累積的美感。盤心暗刻石榴、桃、佛手「三多紋」,寓意多福、多壽、多子,紋飾隱約浮現於釉下,低調而不失內涵。底部可見數枚支釘痕,顯示採用匣缽支燒技法,為當時高級瓷器常見工藝。整體造型端莊,器身略厚重,展現元代承襲宋風並發展自我風格的工藝特點。

999,999,999 TWD

清早期 青花鴛鴦大碗G1002谷趣館藏非賣品

碗體胎質潔白,器形寬闊穩重,施釉瑩潤,醬釉口為清早期順治瓷器特,修足規整應可判定為無款官窯。內壁繪一對水鳥戲水,筆法簡潔,卻不失生動神韻,展現清早期青花瓷質樸中見工的特色。鳥羽以細密筆觸層層繪出,富有層次感。外壁繪有同樣風格之單隻水鳥,羽翼展開,氣韻靈動。

999,999,999 TWD

清 釉裏紅山水鼻煙壺 G1004 館藏非賣品

此件清代釉裏紅鼻煙壺,以瓷胎製成,壺身通體繪飾山水圖景,山巒層疊、樹木扶疏、舟行水面,筆意簡練而意境悠遠,展現出文人對自然的嚮往與寄情。釉裏紅工藝係以含銅紅彩繪於胎體上,再罩透明釉入窯高溫燒製,成色雅致柔和,難度極高,稍有偏差即成瑕疵。 本壺形制小巧圓潤,瓶口設玉蓋,典雅實用兼具。作為清代文人雅玩與日常用品的代表,鼻煙壺不僅反映時人品味,也是一方微觀藝術的縮影。此件作品凝聚技藝與詩意於方寸之間,令人品賞再三。

999,999,999 TWD

清 銅鎏金黃財神坐像G2005館藏非賣品

谷趣館藏非賣品。 黃財神銅鎏金佛像 ,工藝精湛,形神兼備,展現了藏傳佛教財神信仰中的莊嚴與威儀。黃財神為藏傳佛教五大財神之一,象徵財富、福報與智慧的圓滿,廣受信眾供奉與敬仰。佛像以 銅質為胎體,外施鎏金 ,光澤溫潤,保存良好,細節繁複華麗。黃財神面容威嚴慈祥,頭戴寶冠,身披瓔珞珠鍊,衣紋飄逸流暢,展現出優雅與力量兼具的神性美感。左手托吐寶鼠,象徵源源不絕的財富;右手施降伏印,象徵能破除障礙、招財納福。 此件黃財神佛像不僅具備高度藝術收藏價值,更蘊藏深厚的宗教意涵,為古物愛好者與佛教信眾之理想典藏。

999,999,999 TWD

清 竹雕山水人物香插 G3001 館藏非賣品

這件清代竹雕香插,以高浮雕技法,鏤刻出松林古道、樓閣小舟與高士談玄的雅境。山石曲折、人物生動,竹質天然紋理與雕工渾然天成,彷彿將一幅山水長卷卷藏於一手之中。 香插上下為銅質包口,穩固樸實,承煙火而不失雅致。點香之際,煙霧緩緩而升,宛如雲嵐繚繞山間,帶人入畫、入夢、入禪。 這不僅是香插,更是文人理想的縮影,一段「借香遠志」的微型風景。

999,999,999 TWD

天成圓石G6002館藏非賣品

在萬物皆有棱角的世界裡,圓,是一種例外。它沒有起點,也沒有終點,安靜地繞成一圈,卻又無限延展,宛如時間、宇宙、心念——無法切割、無從定義。 它未被雕刻,未被定義,只是長年累月被水流推擠,被風沙親吻,在碰撞與等待中慢慢變得柔和、簡單,最後走向這種幾近完美的形狀,成為今日這顆渾然天成的圓石。 圓,象徵完整、包容與重生;也是古老文化中天地宇宙的形象。它給人安全感,也暗示著萬象歸一。

999,999,999 TWD

清 竹根雕達摩G3005 館藏非賣品

這尊清代竹根雕《達摩祖師》塑像,以整塊竹根巧妙雕就,巧取自然形態為衣袍披風之勢,造型奇偉、氣韻峻拔。達摩面相剛毅,眉髯飛揚,衣袍翻轉處線條流動,展現竹根雕之剛柔並濟。座下祥獅伏地,神態靈動,增添莊嚴氣勢。整體雕工細緻入微,將宗教精神與自然之美結合,是竹雕藝術的上乘之作。

999,999,999 TWD

民國 竹根雕修鞋匠G3011館藏非賣品

以天然竹根雕刻而成,匠心細琢,人物神情生動,衣褶層次分明。工具、鞋面與老匠人的姿態細膩傳神,展現傳統工藝之精妙。竹根自然紋理與雕工融合,樸實中透出深厚的雕刻功力,是寫實風格與人情味兼具的經典之作。

999,999,999 TWD

清 皮球花牡丹青花香爐 G1064 館藏非賣品

這件青花瓷香爐呈三足圓腹形,雙耳上揚,通體以青花裝飾。腹部繪有繁密盛開的牡丹與皮球花紋樣,象徵富貴與吉祥。頸部一圈繪有古錢與博古圖案,表達古玩收藏之意趣。底部留有青花福字款,為其歷史價值與來源提供佐證。此件器形小巧精緻,既為陳設之美器,亦具實用香爐功能,展現明清時期文人居室中對香文化的重視與審美。

999,999,999 TWD

宋 耀州窯豬面人形偶 G1066 館藏非賣品

此件人形陶偶以擬人化的豬頭造型為特色,身著長袍,雙手拱於胸前,姿態生動自然。通體施青釉,典型耀州窯風格,釉色溫潤內斂,保留了宋代陶藝的寫實與幽默精神。此類豬面人偶或為俑像、祭祀用具,亦可能與戲曲、雜技表演相關,呈現宋代庶民文化與想像力的交織。 

999,999,999 TWD

明 支釘燒哥窯筆舔 G1061 館藏非賣品

此筆舔(或作筆架)為仿宋代哥窯風格之作品,以支釘燒技法燒製。器形如浪,曲線優美,內外皆施灰青釉,開片縱橫交錯,具哥窯典型的冰裂紋效果。底部留有支釘痕跡,是高溫焙燒時避免器物與墊具粘連所用之技術。此器可用作筆舔或文房飾物,展現文人書房中對器物之審美趣味。 

999,999,999 TWD

天然山水壽山石印章 G6005 館藏非賣品

「山不言而自秀,石無筆而成畫。」此方壽山石,不雕不琢,卻彷若自然筆墨親題。石面左側一縷褐紋,如瀑直下,勢若飛泉;中段煙嵐縹緲,山形層疊;右下處墨點橫斜,恍似古木參天。遠觀如山水長卷,近視則意境無窮。 壽山石素以色潤質細、紋理千變而聞名,此石更屬百年難見之「天然畫石」。無人為刀筆,卻勝工藝雕鏤,印證「巧奪天工」四字非虛。文人觀之,或賞其靜謐之景;藏家擁之,可得山川氣象於方寸之中。此類天然形成的山水紋理,百年難見,是壽山石中極具收藏價值與觀賞性的「畫意石」。其石性穩定、油潤度高,歷久彌新,是收藏與書印藝術的極品選擇。

999,999,999 TWD

清 銅鎏金開窗花卉瓶 G2023 館藏非賣品

「金隱於光,歲月著色。」 此件清代銅鎏金瓶,造型挺秀,口沿如綻蓮花,瓶身以鏨刻工藝開窗雕飾花卉,線條繁麗而不失清雅,紋飾層次井然,宛如瓶中繪畫,工藝與詩意交融。瓶體原鎏金光華燦然,然經百年風霜,金色已漸隱去,銅質表面轉呈溫潤古褐,留下一抹歲月的低語與靜美。 鏨刻細膩深峻,花葉間仍可見匠人之心筆與力度。開窗設計使得畫面如浮雲掠影,時有留白,更顯雅趣。隨時間遞嬗,器物不再以嶄新炫目為美,而以歲月所沉澱出的光澤與氣韻動人。

999,999,999 TWD

劉國亞紫砂壺 G5002 館藏非賣品

此壺採 多邊形幾何設計 ,突破傳統紫砂壺的圓形美學,以銳角與平面交錯構成壺身、壺蓋與壺鈕,呈現極具現代雕塑感的風貌。整體輪廓分明,線條銳利而不失和諧,呈現極強的設計語言與匠心。 劉國亞為當代紫砂藝術創作者,擅長融合傳統制壺技藝與現代美學,其作品多以個性化造型與精緻工藝著稱。此壺不僅可作為品茗實用器皿,也具有極高的藝術性與觀賞價值,對紫砂愛好者與藏家來說,是一件集設計、工藝與文化於一體的優秀作品。  

999,999,999 TWD

清 水晶內畫百佛圖 G7004 館藏非賣品

此件水晶內畫鼻煙壺,以極為細膩的工筆技法,於透明水晶內壁描繪「百佛圖」,呈現佛教諸尊者安坐、說法、入定等多種姿態,構圖繁密而不雜亂,神情各異,意蘊深遠。 瓶身兩側雕有象耳飾,蓋頂後配玉雕蓮瓣式帽,呼應佛教清淨意涵,展現宗教藝術與匠人巧思的完美融合。 內畫技法始於清代,需以特製細筆深入瓶中反向作畫,步步為營,稍有不慎便功虧一簣。此件作品保存良好,筆觸穩健,設色雅致,堪稱宗教藝術與工藝技巧交織的經典之作。

999,999,999 TWD